我的小時候在農(nóng)村度過,農(nóng)村的確是個好地方,至少可以放聲高歌,不像在城市里,高歌一下——除非唱得特好聽,否則你很快就會收集到各種奇形怪狀的水果。我的隔壁鄰居曉峰從小就被村里人視為歌王,據(jù)說4歲時就已經(jīng)會自己作詞、作曲、演唱歌曲。后來放棄演藝生涯,改做時裝模特,有什么衣服就往身上撂,連西裝短褲、套鞋都穿得出來。這是他初中的裝束,只可惜當時沒有人認為他是沖破封建思想的楷模,只覺得沒有眼光。當時的人剛有穿名牌的意識,只可惜錢包苗條,只好去地攤上買,耐克10塊錢一件,穿了以后頓感大漲身價,管他仿冒與否。那個耐克的勾子是否勾對了方向或者中間又伸出一個小勾子,也可以忽略不計。曉峰顯然是純真得沒有此概念的。當時我在縣城念初中,幾個禮拜回來一次,回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他今天展覽哪套衣服。后來曉峰展覽的衣服越來越正規(guī),和路上小子穿的沒什么兩樣,頓感失望。
Copyright ? 2008-2025